上周,我和某上市公司HR交流時談到一個話題:
他們公司被剛剛除名的員工實名舉報,說公司經營有不正當競爭行為,并報警將警員直接指向證據所在。
好在這個行為是公司內部問題,才得以化解。
有驚無險之后,這位HR意味深長的說:企業經營不易,年年防賤,夜夜防賊,依然日防夜防,“家賊”難防。
同樣是上周,任正非轉發了HR胡玲的實名發帖(《研發兄弟們對不起,我盡力了——實名來自2012人力資源部》),并發表評論說:
實名投訴是公司管理民主的一個好現象,要支持保護當事人,同時要求當事人要實事求是。
面對內部員工的實名舉報,你是什么態度?憤怒還是聞過則喜,反省還是怒不可遏?
亞里士多德說:
任何人都可以變得憤怒,這是很容易的。但是要向對的人,以適當的程度,在對的時間,為了正確的目的,使用有效的方法來表達,這是很不容易的。
這個世界上,有許多“秘密”,當事人都是最后一個知情者。
通常情況下,這個“秘密”中間,藏著你最親近,最信任的人,對你的的背叛與欺騙(善意的謊言除外)。
經營中的背叛多來自懷恨在心,管理中的欺騙多源于離心離德。
除非你“揣著明白裝糊涂”,不然的話,面對這些問題,要么是“家丑不可外揚”的隱忍,要么就是“好事不出門,壞事傳千里”的“是可忍,孰不可忍”。
企業管理的“燈下黑”說明,真正清楚企業內部秘密的人,對內部存在的問題最有發言權,關鍵要看他發言的對象是誰?
如何巧妙利用“內鬼”,提升經營管理水平,正是我們本期分享的主題。
星新一,被譽為“日本微型小說鼻祖”,他曾寫過一篇微型小說,叫做《企業的秘密》,不知道,你看過沒有?
接下來圍繞這篇文章,我們一起來分享“這個秘密”,看看它能為經營管理帶來怎樣的啟示?
文章說:有位年輕人,就職于一家著名的大企業。
他既不出身于一流學府,又沒什么才能,而且工作也不見長進 ,在待人處世方面,他也算不上好手;
他的存在,仿佛是貼在墻上的一張低能職員圖像。
進公司五年了,沒有什么發展。
有一天,有個人以金錢誘惑他,并承諾不會影響他的工作,希望可以收買到公司的一些情報。
怎么辦呢?年輕人想了想,就有意試試看,以他的邏輯:公司不拿我當回事,這個人倒能對我予以重托。
于是,他試著向對方提供了幾點公司的情報。
主要是公司內部的宗派問題,是職工們盡人所知,而局外人并不了解的。
對方聽來很感興趣!分手時,交給他一個裝著超乎他意料以外金錢的信封。
年輕人更深入地搜尋情報,為了博得信任,便在工作上傾注了熱情。
他盡量表現得規矩謹慎,力求叫人相信他是個忠誠老實的職員。
搶著干那經常加班的工作,留在公司里干到很晚,乘機窺探文件柜,以獲得新的情報。
為了弄出些更大的情報,在工作上,他付出了幾倍于普通人的努力,這是為了在公司里建立信用,方便盜竊情報而努力。
不久,他被提升為科長。
利用科長這一職位,自然可以去探求更高的機密。
由于他的頭腦里把公司的當前情況記得一清二楚,干起自己的工作來就易如反掌,使得所有的人都承認他是很有才能了。
這一來,他竟以突破慣例的升級速度當上了部長。
直到有一天,總經理把他叫了去,對他說:
“告訴你個喜信兒,最近打算提升你進領導班子?!?
“真的嗎?無論怎么衡量,這都未免太快了!”
“不不,只要從你的工作勤奮特別出色來考慮。如此安排就是理所當然的。如今不是局限于論資排輩的時代了,問題只看有無才能和干勁,你就具備這些條件嘛?!?
“不過……”
年輕人的思緒激蕩起來,他想:如果進了首腦班子,當然會知曉有關公司的一切秘密,一旦把它傳出去,人家立刻就可以判明是誰泄露的。
而收買情報那個人,更不肯把他放松,從此將越發緊逼,要他想要的情報。
真如此,那就不妙了,有意義的生活將從此消失了!想到這里,他不覺閉上了眼睛。
總經理往近湊了湊:
“怎么樣,身子不大舒服嗎?我希望你能大大發揮你的才智,讓公司進一步得到發展,讓收入不斷擴大!你有什么情況就提出來商量商量好了,我們要依靠你喲!”
聽了這誠懇真摯的一番話,年輕人情不自禁說:
“對不起呀,我并不是那么好的一個人!”
“不!你的工作成績,就是比什么都好的明證!”
“不對!為了公司的利益,我的存在是不能容許的,我要馬上請求辭職……”
接著,年輕人用很長時間,從頭到尾坦訴了自己的行為??偨浝睃c著頭把話聽完說:
“好了,別難過。你認為跟你打交道的囑托人,把情報都賣到哪里去了?”
“這個嘛……”
“賣給這里了,就是總經理我這里了!除了這里,并沒有漏給旁的任何地方!”
“您說什么?……”
“多虧你呀,讓我們查清了公司里存在的種種漏洞,大部分我們都堵上了,經營做法也改了。無論正面反面,你總算幫了我們大忙了!”
“但是,我的思想一直是背叛公司的,這個污點是怎么也涂不掉的,我畢竟是一個壞分子!”
“可是,你對委托人不是很忠誠的嗎?你干的很出色,今后還可以照那么干下去,只不過是面對揭去面紗的人,也就是本公司而已。你的思想是愿為肯定你的人盡力效勞,對吧?這一點,我很欣賞!關于公司的內情,數你最清楚,而且你連本職以外的工作都下了多方面的功夫。不是這樣的嗎?要讓咱們公司來一個更大的飛躍,除了你,再沒有能夠勝任的。何況,應該怎樣對外嚴守機密,似乎沒有誰比你更懂得呀?!?
“請容我考慮一個晚上……”
年輕人,究竟按總經理的希望去做好呢?還是做一個精神廢人好呢?
明天,他必須做出回答。
人們痛恨告密者,叛徒和內奸,但是也清楚:商業間諜能夠探明競爭對手商業行為的真相,企業“內鬼”倒是可以對管理漏洞明察秋毫。
管理者要避免功虧一簣,就要做好防范措施,更要做好自己;蒼蠅不叮無縫的蛋,這個道理我們都懂得。
事實證明,經營管理只是手段,手段與目的的指向,用的好皆大歡喜,否則會適得其反。
有些時候,我們以為的反間計,其實也可以將計就計,你說呢?
文章中的年輕人如果是你,或者你的員工,你會希望給出怎樣的答案呢?
歡迎朋友們留言交流。
祝您的行為,有人監督有人愛,也祝你的企業依托昨日輝煌,造就今天繁榮,成就明日傳奇。
分享就到這里,謝謝,再見!